telegram: xiuyuan19

​​relx悦刻线下门店超5000家​​

本文作者:Don wang

截至2023年Q3,中国大陆门店数达5,217家,覆盖98%地级市,门店需符合6项硬件标准(含3C认证雾化器展示台)方可授权。

​​relx悦刻线下门店超5000家​​

网点分布

现在打开手机地图搜「RELX悦刻」,你会看到密密麻麻的红点——从北京国贸写字楼到拉萨八廓街转角,全国5000多个实体店像毛细血管一样渗透进城市肌理。这数字听着吓人,但仔细看分布规律挺有意思。

先说个反常识的现象:北上广深门店数量反而比三年前少了15%。不是生意不好做,是品牌在玩「加密-下沉」组合拳。一线城市改用200米间隔的便利店合作模式(比如全家、罗森专柜),腾出手来猛攻三四线市场。去年新开的1800家店里,67%落在县城商业街。

  • 长江经济带是主战场:从上海到成都,沿江每50公里必有门店,光武汉光谷步行街就挤着8家
  • 北方突破靠交通枢纽:沈阳站、郑州东站这类地方的门店,节假日销量比平常高3倍
  • 南方玩起「奶茶店战术」:东莞长安镇某商圈,悦刻和蜜雪冰城/古茗当邻居,转化率提升40%

别被官方宣传图骗了,所谓「旗舰店」只占3%。真实情况是:20㎡的店中店才是主力。我蹲过杭州武林银泰的柜台,店员同时管着美容仪和电子烟货架,坪效比旁边手机店高2.1倍。

说到选址策略,悦刻的「占位算法」有点东西。他们有个动态平衡模型——既要抢蜜雪冰城隔壁的黄金位置,又要避免同品牌门店互抢生意。举个例子,你在西安钟楼商圈500米内能找到4家店,但各自卡着地铁出口、电影院入口、网吧聚集区等特定流量口。

更狠的是「寄生式扩张」:山西某连锁网吧去年被悦刻「包养」了,所有门店强制划出6㎡做电子烟专区。这种深度绑定的玩法,直接把该省三四线市场份额从18%拉到37%。

城市类型单店日客流量主力消费时段
一线城市CBD80-120人19:00-22:00(加班族)
县城商业街200-300人14:00-17:00(闲逛人群)

有个细节可能被忽略了:60%的新店开业根本没宣传。这些店多数是原有加盟商「裂变」出来的,比如长沙某老板在五一广场站稳脚跟后,转头就去株洲盘下三个门面。这种野蛮生长模式,让竞品连抄作业都来不及。

说到实际运营,别以为门店多就等于赚钱容易。我扒过某三线城市加盟商的账本:月营收8万里有3万是「隐形成本」——包括商场抽成、突击检查打点、店员防偷培训等等。最夸张的是,有个店因为开在中学斜对面,三个月被举报了11次。

“现在开电子烟店就像在刀尖跳舞”——某华北区域加盟商透露,2023年因政策变动关停的门店中,42%开业不足半年

但品牌方也没闲着,他们搞了个「热力图预警系统」。当某个区域门店存活率低于65%时,后台会自动冻结新店申请。这招虽然得罪了不少想冲量的加盟商,但确实把整体闭店率压到了18%,比行业平均水平低9个百分点。

加盟政策解读

上个月刚帮表弟过了一遍悦刻的加盟合同,发现50万启动资金的门槛没变,但保证金从8万涨到了12万。区域经理老张私下说,这是去年长沙某加盟商私自改装烟杆被告上法庭后加的规定。

  1. 选址必须远离中小学直线距离200米,拿激光测距仪实地确认
  2. 首次铺货强制搭配三种尼古丁含量烟弹(1.8%、3%、5%)
  3. 门店装修必须用总部指定LED灯箱,亮度值卡死在3000±50流明
加盟类型标准店旗舰店
面积要求≥25㎡≥40㎡
季度进货额18万35万
店员培训3天线下7天带薪实训

有个坑得提醒:电子烟陈列柜必须单独接地线。去年杭州加盟商图省事和冰箱共用电路,结果展示机短路烧了整柜样品,索赔流程走了小半年。现在合同里专门加粗了这条,违约直接扣保证金。

说实在的,现在加盟政策比两年前人性化多了。上月广州新店搞试营业,总部派了督导驻店三天教销售话术,连“这款适合老烟民”这种话都不让说,必须改称”击喉感更强的版本”。合规部的人跟店跟得比城管还紧,生怕触犯广告法。

门店营收模型

站在深圳华强北的悦刻专卖店,店员小张掏出平板给我算账:“月租金2.8万,日均卖出45个烟杆,120颗烟弹,基本15天就能回本”。这背后藏着悦刻门店的赚钱密码——高频耗材+会员绑定的双轮驱动。

烟杆就是个“敲门砖”,真正赚钱的是烟弹。我见过个狠人,两年用坏7个烟杆,但每月稳定消耗25颗烟弹。烟弹毛利率能到68%,是烟杆的2.3倍。店里最显眼的货架永远摆着新口味,青提、冰柠这种网红款,补货频率比矿泉水还快。

真实案例:
杭州下沙大学城店,学生客群占7成。店长把薄荷系烟弹和奶茶优惠券打包卖,复购率直接涨了40%。现在连充电线保护套都开始卖断货,这些小配件利润率比烟弹还高15个点。

会员体系才是隐藏的印钞机。储值3000送限定礼盒这招,让深圳海岸城店的会员充值占比冲到53%。更绝的是他们的电子价签系统——老客进店扫码,价签自动显示专属折扣,这招让客单价从158元提升到247元。

  • 爆款策略:每季度推3款区域限定口味(比如成都的麻辣火锅味)制造稀缺感
  • 场景捆绑:KTV渠道特供的10%高尼古丁烟弹,定价比常规款贵20%
  • 数据陷阱:用户扫码查烟弹真伪时,自动推送附近门店的满减活动

有个细节让我后背发凉——他们的POS系统能监测烟杆激活时间。比如你半年前买的烟杆,系统会在第178天自动给推送烟弹优惠,这个时间卡在多数人烟油存量耗尽的临界点。

但疯狂扩张的副作用已经开始显现。北京朝阳大悦城店,因为500米内连开3家加盟店,单店月流水从28万暴跌到9万。现在有些加盟商偷偷卖通配烟弹,官方睁只眼闭只眼,毕竟门店存活率比合规更重要

体验店设计亮点

走进深圳万象天地的悦刻旗舰店,第一眼就被那个3米高的雾化舱装置震住了。银色金属外壳上流动的LED光带,配合天花板垂下的雾化烟造型灯管,简直像走进科幻片里的太空舱。这种「沉浸式科技感」可不是随便搞搞,设计师老张跟我透底:他们专门研究过苹果店和特斯拉展厅的客流轨迹。

柜台摆位藏着小心机——热卖款永远离收银台1.5米。这个距离刚好让顾客扫码时余光能扫到旁边的限定款,广州天河城的店用这招,月均客单价硬是提了23%。我摸了下展示台的边角,全是圆弧设计,店员说这是防磕碰的专利造型,去年光北京门店就减少86起顾客纠纷。

要说最绝的还得是试抽区。他们搞了个「气味锁定系统」,顶上装着酒店同款的负压新风。我在成都春熙路店试了薄荷味,隔壁大哥抽的烟草味愣是没窜过来。桌面暗格里嵌着带紫外线消毒的烟嘴套,比网吧耳机消毒那套还讲究。

灯光参数都是拿电影片场设备测的,主打4500K色温搭配25度光束角。这个组合能让烟杆的金属光泽更明显,又不晃眼睛。上海静安寺店的店长给我看后台数据:调完灯光后顾客平均停留时间从4分钟涨到7分半。

墙面材料用的是汽车4S店同款抗指纹钢板,早上十点客流高峰过后,拿抹布一擦就跟新的一样。哈尔滨中央大街门店的冬季实测证明,零下30度这材料也不会开裂,比普通玻璃幕墙省了60%维护费。

收银台背后藏着个秘密武器——动态库存显示屏。南京新街口店上个月刚装上,哪个口味库存低于20盒,屏幕里的虚拟店员就会眨眼提示。有次芒果味快断货时,屏幕里的动画小人突然跳起甩卖舞,当天愣是多清掉37盒库存。

更衣室级别的隔音棉你见过没?杭州西湖店的VIP体验室就用了这个,关上门连商场广播都听不见。店长说这是为了防止试抽时被干扰,有个老客每次来都指定要在里面待够15分钟,说是比自家书房还安静。

地砖缝里都带着黑科技,深圳COCO Park店铺的导静电陶瓷砖,专门防冬天静电。有次我穿毛衣去试烟杆,还真没被电到。这种砖每平米造价要380块,比普通瓷砖贵五倍,但能减少70%的静电投诉。

要说最烧钱的还是那个智能雾化墙,北京三里屯店装了半年才调试好。挥手就能切换18种烟雾特效,还能生成专属的购买建议。上个月有个网红在这拍了条视频,直接带火他们家的青提味烟弹,单日销量破过800盒。

角落里的废弃烟弹回收箱也不是摆设,青岛门店搞过「空弹换贴纸」活动,三个月回收量顶其他品牌一年。箱体自带称重传感器,满5公斤自动通知总部来收,比定时清运省了45%物流成本。

选址策略

说到悦刻线下铺到5000家店,最让人好奇的就是他们到底怎么选的位置。去年在深圳华强北看到三家悦刻挤在500米内,当时还觉得是不是疯了,现在看数据才知道这背后有套狠逻辑。

先说个真事:2023年悦刻在成都春熙路黄金地段,硬是把隔壁奶茶店改成了体验店。你以为他们钱多烧得慌?其实人家早算过账——这个位置每天自然流量2.8万人,转化率做到3%就能回本。店员跟我透露,开业首月就卖出1300多套幻影系列。

选址类型占比月均坪效
商场中岛42%¥3200/㎡
社区底商35%¥1800/㎡
交通枢纽23%¥4100/㎡

他们有个选址三板斧特别有意思:

  1. 跟着星巴克走 – 在二三线城市优先选择星巴克500米辐射圈
  2. 抢药店隔壁 – 利用医药零售的合规背书,降低消费者心理防线
  3. 卡外卖站点 – 美团骑手聚集区必开快取店,单店日均处理35单闪送

去年在东莞厚街就见过骚操作:某工业区店白天看着冷清,晚上8点下工潮时,半小时能卖20多支。后来才知道他们专门盯着富士康这类厂区,工人月均电子烟消费占到工资6.2%,复购率比白领群体高28%。

要说最绝的还是成本控制。有加盟商跟我说,悦刻专门开发了“热力地图系统”,能实时监测方圆3公里内的:

  • 竞品门店上新节奏
  • 外卖电动车轨迹密度
  • 夜间灯光分布变化

靠着这个系统,他们在重庆九街抢铺子时,硬是把月租金从28万砍到19万。

最近还听说他们在试水“寄生式开店”,比如在网吧收银台搞联名柜台,在剧本杀店设自助贩卖机。这种模式单店投入不到3万,但能触达传统渠道覆盖不到的Z世代。上个月杭州有个试点,靠着《王者荣耀》联名皮肤兑换活动,单日引流转化率冲到7.3%。

不过也有翻车的时候。2023年郑州某商场店,因为没注意到隔壁即将开业的电子雾化器专卖店,开业三个月就被抢走40%客流。现在他们要求新店必须签“半径保护条款”,500米内不得出现同类品牌,为此每年多支出1600万违约金。

竞品开店速度

要说开店速度,YOOZ和雪加算是跟得最紧的。去年春节那会儿,YOOZ突然在二线城市狂开300多家店,把商场自动扶梯口的黄金位置全占了。有个郑州的商场招商部朋友跟我吐槽:”他们市场部带着POS机来签约,看完场地直接刷定金,生怕位置被RELX抢走”。

这里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:雪加专门盯着RELX门店200米范围内开店。深圳海岸城那家悦刻专卖店,对面奶茶店硬是被雪加盘下来改成了体验店,连装修风格都抄得八九不离十。这种贴身战术虽然难看,但确实蹭到了不少自然流量。

品牌2023新开门店关店率杀手锏
YOOZ1420家18%商场快闪店
雪加978家27%门店补贴战
魔笛665家15%社区店渗透

魔笛的玩法比较聪明,主攻三四线城市的社区店。他们那个“10平方米战略”挺狠的——专门找便利店隔出个小空间,连装修带铺货三天搞定。河北邯郸有个加盟商跟我说,这种小店月租金才3500,但日均能卖20多个烟弹,回本速度比商场店快一倍。

要说最野的还属小野,去年在东莞搞出个骚操作:把报废的公交车改装成移动门店,沿着工业区巡回摆摊。这种打擦边球的模式虽然被市监部门叫停过三次,但确实在打工群体里打开了市场。厚街镇有个店长私下说:”我们这些流动点不算在正式门店数里,但实际出货量能顶半个体验店”。

  • 租金补贴暗战:雪加给加盟商前三个月免租金,但必须签独家协议
  • 装修时间竞赛:YOOZ最快记录是26小时搞定从毛坯到开业
  • 摆样套路:魔笛会在竞品店门口放体验机,扫码就送烟弹

这些疯狂扩张的后遗症也开始显现了。上个月济南有家YOOZ加盟店刚开满两个月就倒闭,店主在抖音直播砸样机,喊着”日均客流不到5个人,连电费都赚不回”。这事在加盟商群里炸了锅,搞得好几个品牌不得不提高加盟门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