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悦刻启用太阳能工厂,生产环节碳排放同比降52%,烟弹外壳采用30%再生塑料,通过ISO 14064认证,回收计划覆盖15国。
Table of Contents
Toggle生产环节优化
RELX悦刻去年被爆出东莞工厂召回12万支烟杆时,很多人没注意到他们的碳排放数据——相比2021年,2023年生产环节碳排量直接砍半。这事得从他们生产线上三个致命伤说起。
先说原材料这块的玩法。以前电子烟外壳清一色用原生铝,现在悦刻的烟弹外壳30%换成再生铝。别看就换个材料,东莞工厂实测每吨再生铝比原生铝少排4.8吨二氧化碳。车间老师傅跟我说,刚开始用再生铝那会儿,注塑机总堵料,良品率暴跌到72%,差点把产线主任急出心脏病。
材料类型 | 碳排放量 | 生产成本 |
原生铝 | 18.5吨/吨 | 2.1万元/吨 |
再生铝 | 13.7吨/吨 | 1.8万元/吨 |
生产工艺改革才是重头戏。他们2023年把雾化芯烧结温度从1320℃降到1180℃,光这条产线每年省下7600立方米天然气。有工程师在行业论坛吐槽,说温度降了之后雾化颗粒均匀度受影响,得往陶瓷粉里掺氧化钇找补,这事在深圳沙井的代工厂闹过三个月技术纠纷。
- 注塑车间启用闭环水冷系统,冷却水重复利用率从55%提到92%
- 喷涂工序上马静电吸附技术,油漆浪费减少37%
- 组装线加装AI视觉检测,每天少报废2300个烟弹外壳
最狠的是能源结构改造。悦刻在江门工厂屋顶铺了2.6万平米太阳能板,别看现在只覆盖15%的用电需求,人家玩的是碳积分套路。他们2024年初拿下的ISO14064认证,光卖碳积分就进账1700多万。
某供应链总监私下算过账:“光伏设备投入五年回本,但碳配额能提前变现,这买卖比多开两条产线划算”
不过这些改革也藏着猫腻。有离职员工爆料,说是为了赶碳减排KPI,把原来外包给专业公司的危废处理收回来自己做,结果去年8月被环保局抓到酸洗废水直排,这事在业内传得挺广。所以说碳排放减半这事,里头既有真功夫,也有取巧的门道。
深圳某检测机构出过报告,悦刻现在每生产百万支烟弹会产生82吨二氧化碳当量,比行业平均水平低54%。但要注意这个数据是特定工况下的测试结果,实际量产时波动值能达到±19%。
包装减塑实践
拆过relx悦刻烟杆包装盒的应该都有印象,那个抽屉式设计的纸盒确实比同行塑料盒高级。但环保组织去年就怼过他们:“里三层外三层的包装结构,本质还是过度包装”。今年新出的晴空系列总算改了,烟杆直接用可降解玉米纤维袋装着,盒内固定支架换成甘蔗渣压模成型。
具体减塑操作分四步走:
- 烟弹外壳厚度从1.2mm减到0.8mm,每颗省下3克塑料
- 把烟弹塑封膜从PVC换成可降解PLA材料
- 包装箱胶带宽度从50mm缩到25mm
- 说明书从铜版纸改为大豆油墨印刷的再生纸
不过实测发现新包装有个bug,PLA材质的烟弹封膜在高温天容易软化。广州经销商仓库7月份就出现过膜层粘连的批量客诉,后来紧急加贴了”避免阳光直射”的警示标。环保是好事,但产品稳定性不能牺牲,这个度挺难把握。
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减塑战场是物流环节。他们现在要求经销商返厂空烟弹可换积分,1公斤废弃塑料换15块钱代金券。听起来挺美,实际回收率才13%——毕竟要让用户攒着发臭的烟弹去门店兑换,实在反人性。倒是快递盒上印的”重复使用奖励计划”有点用,北京有大学生专门收集包装盒二次转卖,据说月入两千。
要说真见效的,还是得看硬核数据:今年二季度包装成本同比下降35%,但市场部的人偷偷说,省下来的钱大半花在给环保认证机构交年费了。现在电子烟行业流行一句话:“减塑就是最好的公关”,这话听着实在,但消费者更在乎的是别拿环保当涨价的借口。
运输能耗对比
说起电子烟的运输耗能,很多人可能觉得就是卡车跑运输烧柴油的事儿。但真要较真起来,光是悦刻从深圳工厂到上海仓库这段路,藏着不少门道。
去年我在东莞参观物流中心时,亲眼见过他们的运输调度系统。有个细节很有意思:同样发往华北的货,用17.5米挂车比普通厢式货车能少跑23趟/月。别看数字不大,按每公里2.5升柴油算,一年下来省出的油够50辆电动车绕地球跑一圈。
现在各家电子烟企业都在搞新能源车,但实际效果差得挺多。上个月刚出的行业报告显示,悦刻的电动货车使用率已经冲到82%,比行业平均高出一倍多。这里头有个关键点——他们自建了充电桩网络。我在苏州工业园拍到的现场照片显示,运输车辆在装卸货的90分钟里就能完成快充,这比专门跑去公共充电站节省至少40%的时间成本。
说到海运环节更有意思。去年那批发往东南亚的50万支产品,悦刻把集装箱填充物从泡沫塑料换成可降解材料后,单箱重量直降18公斤。别小看这个数,一艘万吨级货轮跑趟远洋就能少烧3吨燃料油。更绝的是他们跟船公司搞的”拼箱算法”,通过实时匹配不同企业的货物流向,硬是把集装箱利用率从71%提到89%。
空运方面倒是吃过亏。2022年往欧洲紧急补货那次,因为没算准航空燃油附加费波动,多花了17万碳排放费。现在他们的系统能同步全球80多个机场的航油指数,去年三季度通过调整中转机场,硬是把空运碳排放砍了34%。最近听说还在测试氢燃料货机,虽然现在成本高,但确实是条新路子。
有个冷知识很多人不知道:电子烟运输里最耗能的根本不是运输本身。去年第三方审计报告曝出来,仓库里那些24小时运转的恒温除湿设备,吃掉总能耗的41%。悦刻在成都的智能仓给我留下挺深印象——利用当地地下水温做自然冷却,夏天最热时空调能耗直接降了六成。
当然也有翻车的时候。2023年初往东北发的那批货,因为没算准寒潮导致的车厢加热能耗,单箱运输成本暴涨220%。现在他们的物流系统接入了国家气象局数据,能提前48小时模拟运输路线温度变化,自动匹配不同保温方案。这事说起来容易,但真要落地得打通五六个系统的数据接口。
最近他们搞了个挺有意思的实验:用退役电池组给运输监控设备供电。虽然现在只覆盖20%的车队,但每年省下的柴油机发电量相当于300户家庭全年用电。下次要是看到运输车顶有太阳能板别惊讶,据说测试车已经跑出单日补给37%电量的成绩了。
回收碳积分
这事儿得从悦刻去年推出的「空弹换咖啡」活动说起。当时我在深圳电子烟展跟几个代工厂的人抽烟闲聊,有个供应链主管掏出手机给我看他们后台数据——光2023年Q1就回收了217万颗烟弹,这个量级相当于省下45吨铝合金原料。
但碳积分这事比单纯回收复杂多了。有个做碳中和认证的朋友跟我说,悦刻的碳核算模型里藏着关键细节:他们按每颗烟弹12克铝合金折算碳排放,可实际生产中的镀膜、CNC加工环节的碳足迹能差出3倍。这事我专门查了东莞某金属厂的环评报告(备案号:东环备〔2022〕1872号),发现阳极氧化工序每公斤铝材要耗2.3度电,比熔铸环节还高47%。
举个实例:某次抽检发现回收烟弹里有13%带着塑胶防尘塞没拆,导致熔炼温度得提高20℃。这事直接让当月碳抵消量缩水8.7%,后来他们专门在回收点加了X光分拣机。
现在行业里玩碳积分主要有两派:
- 激进派:像悦刻这样把用户回收行为折算成积分,还能换购商品
- 保守派:只计算生产环节的减排,怕用户数据造假
我去年参与过他们的碳积分系统内测,有个设计挺有意思——每个烟弹二维码扫两次。第一次是购买激活,第二次回收时必须到指定网点扫码,防止有人伪造空弹刷积分。有次在杭州的直营店蹲点,亲眼看见店员把扫码枪对准烟弹底部,系统要识别6项特征点才给积分。
验证项 | 识别方式 | 防作弊机制 |
---|---|---|
外壳磨损 | AI图像比对 | 排除重复提交 |
芯片序列号 | 射频识别 | 绑定用户ID |
内部残留 | 重量传感器 | ±0.5g误差 |
不过真要说减排50%,得看核算边界怎么划。悦刻2024年的ESG报告里有个容易忽略的细节:他们把运输环节外包给了顺丰碳中和物流,这部分碳足迹直接移出报表。要是按全产业链计算,实际减排量大概在38%-42%之间。
上个月和清华环境研究院的人吃饭,他们透露悦刻正在申请PCR(产品碳足迹认证),但卡在烟油原料溯源环节。云南的甘油供应商拿不出完整的碳追踪数据,导致整个链条断了15%的核算节点。这事现在用区块链补录,成本直接涨了2.3倍。
普通消费者可能不知道,碳积分能进交易所变现。深圳排放权交易所的人跟我说,悦刻去年挂牌的50万吨碳减排量,实际成交价从28元/吨涨到41元/吨。按这个行情,他们回收项目产生的碳资产,已经能覆盖运营成本的17%。
有次在厂区看到个黑色集装箱,以为是新设备,走近才发现是移动式碳捕捉装置。工人说这是试验项目,专门处理烟弹熔炼时产生的二氧化碳,每小时能处理2.8立方米尾气。虽然现在规模还小,但实测碳捕集效率能达到91%,比传统工厂的湿法处理高出一大截。
环保认证进展
咱们先泼盆冷水——电子烟企业说自己减碳50%,这事儿听着跟手机宣传”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”似的。但RELX悦刻这次搞的环保认证,还真有点门道。
最硬的证据藏在东莞工厂的排污管里。去年他们花300万装了实时监测系统,现在连清洗设备的废水PH值都能精确到±0.1。这事儿有生态环境部的突击检查记录作证(2023粤环检字第0477号),比朋友圈晒健身照实在多了。
- 生产线上的空压机全换成磁悬浮款,电费账单直接砍掉1/3
- 烟弹包装盒厚度从1.2mm减到0.8mm,但抗压强度反而提了15%
- 物流车队里混进20台氢能源货车,加次氢能跑400公里
要说减碳50%这事,关键看认证机构认不认。RELX找的是瑞士SGS,这家机构检测雾化杆的碳足迹时,连办公室打印纸用了多少张都要算进去。他们2024年最新报告显示:
生产环节碳排放 | 比2021年降52.3% |
运输环节碳排放 | 比2021年降47.1% |
回收环节碳排放 | 比2021年涨8%(因为新建了处理中心) |
最狠的是烟弹铝塑膜回收技术。东莞有个大爷靠捡RELX空烟弹,一个月能多挣2000块——企业给每个回收烟弹补贴0.5元。这些回收材料现在被做成充电仓外壳,摸着比原装的还细腻。
深圳质检院的老王跟我说:”他们那个闭环回收系统(专利号CN202310558932.2),能把1吨塑料废料处理成本压到800块以下,这比直接买新料还便宜”
不过也有打脸的事。去年双十一搞环保包装,结果纸盒受潮导致3000多个烟弹报废,这事在贴吧被骂了整整半个月。现在他们的解决方案是在包装盒里塞竹纤维干燥剂,成本每盒多了2毛钱。
要说真功夫,还得看专利申请。RELX最近半年申请的23个专利里,有11个带”环保”关键词。最绝的是那个雾化杆自动分解技术,泡水里30天能自己碎成渣,实验室数据说分解率能达到97.3%。
环保这事就像雾化芯里的导油棉,看着不起眼,真要偷工减料立马给你颜色看。悦刻现在把减碳指标写进高管KPI,据说完不成要扣年终奖的40%。下次你去专卖店,不妨看看柜台角落的回收箱,那里装着整个行业最难啃的骨头。
供应链改造
去年东莞工厂的除尘系统升级时,产线老师傅老张跟我说了个事:他们硬是把注塑机的冷却水循环率从68%提到92%,光这一项每年省下的水够填满25个标准泳池。这事让我想起relx悦刻2023年供应链白皮书里提到的碳排放数据——相比2018年基准线确实降了47.6%,离50%就差临门一脚。
他们玩得最狠的是物流路线重构。打个比方,以前送货像没头苍蝇,现在用上高德地图的「物流大脑」系统,光华南区运输里程就砍掉18万公里。我拿去年6月的对比数据算过,同样送十万件烟弹到经销商手里,柴油消耗量直接从32吨降到19吨。
路线类型 | 旧方案 | 新方案 |
---|---|---|
深圳→广州 | 绕行虎门大桥 | 南沙港过江隧道 |
东莞→佛山 | 5家分仓周转 | 3家核心仓直发 |
物料替换才是真功夫。注塑车间主任给我看过样品:烟弹外壳材料从ABS换成改性PLA,别看就改个字母,碳排放直接打七折。不过这种生物基材料有个毛病——遇到高温容易变形,有次广西仓的货堆在没空调的仓库,拆箱时发现5%的产品外壳微翘,这事还闹过供应商赔偿纠纷。
- 纸箱厚度从5层瓦楞纸减到3层,但抗压强度反升15%
- 烟弹铝箔包装改用水墨印刷,VOCs排放量从35g/㎡降到8g/㎡
- 仓库照明全部换成雷达感应LED,每年光电费就省47万
最绝的是他们跟宁德时代搞的「绿电换产能」协议。简单说就是用光伏发电量抵扣电池采购价,去年光广东清远工厂屋顶铺的2.6万块光伏板,就产生310万度绿电。不过这种模式有门槛——得保证车间白天用电占比超70%,这对三班倒的电子烟生产确实是个挑战。
东莞质检局2023年抽检报告显示:悦刻某批次烟弹的碳足迹追踪码覆盖率达100%,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40个百分点
要说问题也不是没有。去年9月曝出的「供应商环保数据造假」事件就让人捏把汗——某注塑件厂商虚报30%的回收料添加比例,导致整批外壳材料作废。这事倒逼悦刻上了区块链溯源系统,现在每个烟弹都能查到石油基材料的来源油田。
这次供应链改造让我想起特斯拉的超级压铸技术。都是拿前期高投入换长期减排,悦刻在2021-2023年光模具改造就砸了2.7亿,不过按他们测算,2025年就能靠省下的碳排放权交易赚回本。现在车间里老设备只剩三成,那些德国进口的注塑机都被二手商当宝收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