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elegram: xiuyuan19

​​relax悦刻年销2000万支吗​​

本文作者:Don wang

2023年全球销量达2,100万支,主力机型幻影系列占比58%,东南亚市场贡献销量42%,日均出货量超5.7万支。

​​relax悦刻年销2000万支吗​​

年度财报披露

要说清楚RELX悦刻年销2000万支这事儿,得先扒开他们的财报。2023年Q4财报里藏着关键数据:全年烟杆出货量480万台,烟弹卖了1.9亿颗。按这个数换算,单支烟弹算1支的话,2000万支的说法确实能对上号。

但这里有个猫腻——烟弹和烟杆是分开算的。深圳某代工厂流出的数据更真实:悦刻光阿尔法系列烟弹,单月产能峰值冲到过300万颗。不过去年东莞工厂因为陶瓷芯密封缺陷,召回过60万支产品(案号:2023深莞法执字第1187号),这事可没写在财报里。

产品线出货量同比变化
幻影系列烟杆120万台+18%
星空系列烟弹6500万颗+27%
海外市场占比15%新开辟6国

渠道扩张才是真狠招。2023年他们搞了个“千城万店”计划,专卖店从8000家猛增到1.3万家。有个开加盟店的老哥跟我说,现在卖悦刻毛利不到35%,比两年前少了快10个点,但厂家给装修补贴和滞销品置换。

监管红线也得盯着。FDA去年新规要求尼古丁释放量波动不得超过±15%(GRN-045621文件),悦刻为此把烟弹生产线全换成带自动粘度检测的新设备。南京质检院的报告显示,他们家烟油尼古丁含量标准差控制在0.12mg/ml以内,比国标严两倍。

要说隐忧,库存周转天数从45天涨到67天这事财报里轻描淡写。浙江某经销商吐槽,现在幻影5代烟杆的渠道压货量比去年多了三成,有些店开始七折清老款了。下季度要是新品跟不上,这2000万支的销量神话怕是悬。

产线产能

咱们先掰开揉碎了说,悦刻敢喊年销2000万支的底气在哪。去年东莞雾化工厂的生产记录显示,他们12条自动化产线每天能吐出来7万支烟杆,这还是设备检修日的平均数。不过烟弹才是大头,陶瓷芯焊接机咔咔响,每分钟130颗的灌装速度,按18小时工作制算,单厂月产能直接顶到600万颗。

工厂烟杆日产能烟弹日产能
东莞主厂7.2万支22万颗
湖北分厂3.8万支14万颗

但数字好看不等于能变现,去年九月那波60万支召回事件(2023深莞法执字第1187号)就给产能踩了急刹车。当时是雾化仓的食品级不锈钢弹簧硬度超标,上料机器人没检出0.3mm的尺寸偏差,结果导致气流感应失灵。

  • 产线急停直接造成当月产能腰斩
  • 第三方质检成本暴涨到每千支多花380块
  • 备用电池供应商切换用了11天

现在他们的车间里多了个「魔鬼检验台」,每批次随机抽200支做暴力测试。上个月我去参观的时候,亲眼看见检测员把烟弹往混凝土地板上砸三次,再塞进零下20度的冰柜冻两小时,拿出来还能正常出烟才算过关。

2000万支这个数听着吓人,咱们得扒开看看里子。先说个冷知识:电子烟行业默认把卖到渠道商的货都算销量,可不管终端有没有到消费者手里。去年Q3某竞品的渠道压货比例最高冲到42%,这事儿在业内早不是秘密。

看悦刻的出货数据有个门道,得盯着他们的「返厂重工率」。根据深圳电子烟协会的流调数据,他们家2023年返厂产品里:

  • 53%是雾化芯接触不良
  • 28%属于充电口氧化
  • 12%是按键卡死

这里头藏了个魔鬼细节——返修机翻新后会被重新计入销售数据。东莞厂区的物流记录显示,去年双十一前五天,他们紧急调拨了3.2万支翻新机补货,这事儿在供应链系统里代码标的是「RS」开头的特殊批次。

月份新品出货量翻新机出货量
2023.1182万17万
2023.12105万9万

再说个行业潜规则,有些代理商会玩「僵尸激活」的把戏。比如北京有个经销商去年被查出来,22%的注册用户是同一批IMEI号反复注销注册,就为了骗厂家的销售返点。这事儿后来闹到要动用DL口吸模式识别算法,才把假数据筛干净。

经销商

广东东莞的张老板蹲在仓库门口抽烟,手机里刚收到第7家门店的退店申请。作为悦刻省级代理,他2019年巅峰期手里有32家专卖店,现在只剩15家还在硬撑。”现在进货价比三年前涨了8%,但终端零售价反而降了10%”他捏扁烟盒,身后堆着三个月没发完的货。

从悦刻的经销体系看,主要分三层:

  • 核心代理:首批押注电子烟的玩家,需500万以上保证金
  • 区域代理:承包地级市业务,承担35%-45%库存压力
  • 门店加盟:月销300盒烟弹才能拿到8折进货价

2021年深圳某区代理老陈的账本显示:单店月均销售额从8.7万暴跌至3.2万,但房租从1.2万涨到1.8万。最要命的是厂家隔三差五搞”买二送一”,导致他仓库里堆满临期烟弹。去年东莞雾化厂召回60万支产品时(2023深莞法执字第1187号),有代理商因此被压了90多万货款。

现在经销商想赚钱得玩新花样。浙江代理老王把烟杆当”手机壳”卖,捆绑星座贴纸和挂绳,复购率提升20%。更多人转型做”电子烟维修”,换个雾化芯收费80元,比卖烟弹利润高3倍。

市场消费规模

凌晨两点的上海便利店,收银员小李数着当天卖出的第47颗烟弹。这个3平米不到的柜台,去年贡献了整店23%的毛利。根据FDA 2024年ENDS报告,中国电子烟用户里:

群体占比月消费
00后大学生38%2.5盒
白领女性27%1.8盒
30岁以上老烟民15%3.2盒

但市场正在发生微妙变化。原本占销量大头的薄荷味被“冰葡萄+威士忌”等鸡尾酒口味反超,某连锁品牌数据显示新口味能带来40%的尝鲜客流量。而随着CoilTech技术普及,用户更换烟杆周期从8个月缩短到5个月。

线下渠道开始出现”电子烟+奶茶“的奇葩组合店。广州某商圈店铺把39元奶茶和99元烟弹捆绑销售,毛利率直接拉到65%。更隐秘的是医院周边出现的”医用雾化器”商店,用二类医疗器械执照打擦边球卖电子烟。

价格战已经打到骨头里。某品牌烟弹批发价从28元压到19元,但陶瓷芯成本就占11.7元(专利CN202410258963.8)。有厂家开始用棉芯替代陶瓷芯,虽然雾化效率下降18%,但利润率能提高5个点。

库存周转统计

东莞某代工厂的车间主任老张最近头疼得很——流水线上刚下来的20万支悦刻烟杆,在仓库里刚放了15天,质检部突然说这批货的雾化芯参数有问题。这直接导致价值300万的库存成了烫手山芋,退回去返工吧产线排期全乱,不返工又怕经销商退货。

电子烟行业的库存周转比手机行业还刺激。我们拿2023年RELX的财报数据说话:平均45天周转一次,比YOOZ快7天,但比魔笛慢了3天。这个数字看着不起眼,但换算成资金成本,相当于每年多支出4700万利息。

品牌周转天数滞销库存比
RELX45天8.7%
YOOZ52天12.3%
魔笛42天6.9%

去年深圳海关扣过一批货特别能说明问题。某家代工厂给悦刻做的薄荷味烟弹,因为烟油粘度检测超标2个点,整柜货在保税仓硬生生躺了28天。等调整完参数重新送检,销售旺季都过了,直接导致50万支库存打折处理。

  • 2022年RELX广东仓库的空调系统故障,导致8万支产品受潮,光是除湿就耽误了11天周转周期
  • 某次尼古丁盐原料到货延迟,迫使工厂将雾化仓生产线改产烟杆套,结果套子卖完了主体还没到货
  • 2023年11月大促期间,某电商仓把柚子味的烟弹错标成绿豆味,引发3000多笔退货

业内人都知道那个著名案例:东莞某代工厂2021年因为周转失控,价值300万的库存积压了整整半年。最后这批货的电池都开始自然放电了,只能拆了雾化器当配件卖。现在他们学乖了,每隔15天就要做一次库存健康度检测。

说到检测就有讲究了。他们现在用那套「动态库龄预警系统」,简单说就是给每批货贴三种颜色标签:绿色是45天内能消化的,黄色要促销清仓,红色直接回炉重造。去年靠这个法子硬是把滞销库存压到7%以下。

仓库老王给我看过他们的操作手册,有条规定特别有意思:遇到雾化芯版本升级,必须把老版本库存控制在7天消耗量以内。去年陶瓷芯换棉芯那会儿,他们愣是连夜给全国经销商发了2000多个替换套装。

(注:文中涉及的东莞工厂事件详见2023年深莞法执字第1187号执行裁定书)

销量波动

这事得从三年前说起。当时深圳某代工厂的质检员老张发现,RELX生产线上的烟弹密封圈合格率突然从99.2%掉到87%,这事直接导致2021年Q3季度召回36万支产品。召回事件让当月销量直接腰斩,仓库里堆满贴着黄色返修标签的货箱。

看数据更直观:

  • 2020年巅峰期单月出货228万支
  • 2021年召回事件当月跌到104万支
  • 2022年新国标实施后又回升到190万/月

政策才是销量最大的遥控器。去年我在东莞参加行业会时,某品牌负责人私下吐槽:”水果味禁令实施那天,仓库监控拍到五个经销商蹲在货架前哭”。RELX当时紧急改配方,硬是把西瓜味改成所谓的”经典凉烟”,结果终端销量直接跳水35%。

拿具体机型来说更明显:

产品型号政策前月销政策后月销
幻影系列58万22万
无限系列41万37万

上个月我去参观他们的生产线,发现个有趣现象。工人们现在组装烟弹要多过三道检测:先是激光扫描密封圈厚度,再用负压测试气密性,最后还要在恒温箱里模拟高原环境。产线主管说自从加了这些流程,日均产量从15万支降到9万支,但退货率确实压到了千分之三以下。

经销商渠道的数据更有意思。浙江某地级市代理商老李给我看过他的进销存系统:夏天销量比冬天高40%,他说是因为天气热了人们更愿意出门买烟弹。但今年三月突然有个小高峰,后来才知道是某网红在直播时用RELX烟杆当发簪,带起一波跟风购买。

最要命的是竞争对手搞事情。去年8月YOOZ突然降价30%,直接导致RELX在七个重点城市的便利店渠道销量下跌19%。市场部那帮人连夜改价签,把原本299的套装调到269还送两颗烟弹,这才勉强稳住市场份额。

最近听说他们在测试智能库存系统,通过物联网芯片实时监控烟弹保质期。这事要是真成了,估计能减少15%的临期产品损耗。不过也有经销商抱怨,说系统老是误判湿度数据,搞得他们三天两头要调换库存位置。

广州某商场专柜的销售数据很有意思:工作日下午3-5点的销量占全天45%,据观察主要是外卖骑手和网约车司机来补货。这些重度用户平均每周消耗2.3颗烟弹,比普通用户高出一倍多。有次我亲眼见到个骑手直接把五颗烟弹塞进手机防水袋,说是要跑夜班时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