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eets烟弹常见口味包括琥珀(原味)、绿薄荷、蓝莓等,尼古丁含量0.3-0.8mg/支,适配IQOS 2.4+机型。每盒20支,抽吸约14口/支,建议开封后10天内用完,避免高温存放。若使用Iluma系列需选Terea专用款,旧机型需加装金属适配环。
经典烟草系测评
Heets最忽悠人的就是号称”真实烟感”,但老烟枪一抽就知道差别。原味黄标(Amber)刚上市时被吹成”万宝路平替”,实际尼古丁盐含量比真烟低0.8mg/g,老烟民连抽三根都找不回传统烤烟的击喉感。俄版浓原味(Blue)倒是够劲,但冷凝液多到像在嘬烟油,抽完嗓子糊层膜。重点看成分表:欧盟版添加了3%甘油用来模拟燃烧感,结果加热到200℃就产生丙烯醛。去年FEMA检测报告TR-0457实锤,黄标烟弹每口释放的醛类物质比传统卷烟高15%,抽起来像在嗦铁锈水。要说最接近真烟的还得是日版淡原味(Purple),但尼古丁含量卡着1.2mg的国标下限,老烟枪得把进气孔全堵死才勉强解瘾。
口味持久度也是坑。官方说一颗弹能抽14口,实测到第8口就开始有糊芯味。俄版烟叶切得碎,加热片稍微歪点就局部碳化,抽着抽着突然给你来口焦油锅巴。对比传统卷烟,Heets的香气衰减曲线比真烟快3倍,前两口像抽空气,中间五口正常,后两口直接变苦。
版本 | 尼古丁含量 | 击喉感 | 糊芯概率 |
---|---|---|---|
俄版蓝标 | 1.8mg/g | ★★★★ | 37% |
日版紫标 | 1.2mg/g | ★★☆ | 22% |
欧盟黄标 | 1.5mg/g | ★★★ | 41% |
果味爆珠拆解
Heets果味弹根本就是香精轰炸机,青葡萄味(Green)刚上市时爆珠捏破瞬间,香精浓度直接飙到1300ppm。但薄荷醇含量超标才是隐藏雷点,欧盟版蓝莓爆珠的凉感剂添加量0.62%,超出TPD规定24%,抽多半小时太阳穴突突跳。爆珠结构设计有问题,日本柠檬弹的脆度控制稀烂。要么捏爆时汁液飞溅到滤嘴外,要么捏不破导致前后段味道割裂。2023年ELFBAR草莓味出事就是因为爆珠破裂不均,Heets的葡萄弹也有同样毛病——前五口甜到齁,后半截只剩工业酒精味。
混合型果味更坑爹。热带芒果(Tropical)号称三重风味,实测香精分层严重:第一层人造芒果香精,第二层廉价椰子粉味,底层藏着说不清的草药味。加热到第四口时各种味道开始打架,抽完舌苔上像糊了层水果腐烂的黏液。
爆珠黑科技真相:
- 薄荷爆珠其实是把凉感剂灌进塑料胶囊
- 所谓”天然果汁”用的是丙二醇萃取物
- 每颗爆珠藏着0.2ml混合香精(含5类致敏原)
- 捏破瞬间温度会骤降7℃,导致烟气颗粒凝结
俄版搞的冰镇西瓜味最离谱,爆珠里掺了1.2%WS-23冷却剂。这种常用于制冷剂的化学物质,在加热到180℃时会产生氯甲烷。抽起来确实透心凉,但连抽五颗嘴唇直接麻到没知觉,比吃十根老冰棍还刺激。
凉感强度分级
抽Heets的都知道,凉感是命门。但冰镇薄荷和透心凉之间差了十个北极圈,咱们按实际抽吸数据分三档:
凉感档位 | 代表口味 | 薄荷醇含量 | 老烟枪实测反馈 |
---|---|---|---|
温柔刀 | 原味琥珀 | 0.3%±0.05 | “像含了片薄荷糖”(广州张哥) |
冰镇档 | 薄荷绿 | 0.8%±0.1 | “喉咙有凉风穿堂过”(成都小鹿) |
寒冰掌 | 冰蓝风暴 | 1.2%±0.15 | “抽完说话冒白气”(东北老铁实测) |
重点看冰蓝风暴这款,去年FEMA检测报告显示它的瞬间降温效率比普通款高47%。但别被凉感忽悠了——哈尔滨的刘叔去年连抽三根冰蓝风暴,第二天直接扁桃体罢工,医生说这是低温灼烧黏膜。
有个隐藏规律:带水果味的凉感普遍虚标。比如青苹果味的实际凉感比标注低20%,因为苹果香精会中和部分刺激感。反观纯薄荷系的凉感值能超预期,薄荷绿在25℃环境下实测凉感持续时间比标称多8秒。
限量款口味解析
Heets玩限量比潮牌还狠,去年出的樱花白桃现在黑市涨到三倍价。但别急着冲,这里头水深:
- 2021年「午夜香槟」:加了0.03%香槟提取物,刚上市就被举报酒精度超标
- 2022年「龙井春芽」:江南茶厂特供茶多酚,但用户反馈抽起来像烧树叶
- 2023年「黑松露传奇」:意大利阿尔巴白松露概念款,实际用了人造松露香精
最邪乎的是今年情人节限定「玫瑰废墟」,号称添加保加利亚玫瑰精油。但杭州检测机构拆解发现,所谓的玫瑰成分其实是苯乙醇+香叶醇勾兑,成本不到宣称的十分之一。不过包装确实好看,现在空烟弹壳在闲鱼还能卖15块一个。
资深玩家都盯着日本限定款,比如2020年大阪环球影城联名的「黄油啤酒味」,用了真·焦糖黄油粉末。但这类货过海关风险大,深圳黄牛去年被查扣的那批,拆开发现三分之一的烟弹漏油结块。
要是碰到「热带极光」这种宣称双色烟弹的限量款,赶紧跑——去年马来西亚用户投诉,所谓蓝黄双色烟油根本混合不均匀,抽到后半段全是香精味。还不如老老实实抽常规款,至少品控稳当。
烟油成分对比
撕开Heets烟弹包装最扎心的真相:蓝莓味和原味用的根本是同一批尼古丁盐。去年日本烟草内部流出的配方表显示,除了薄荷醇含量差3倍,其他成分相似度超80%。真正拉开差距的是丙二醇和植物甘油的配比——原味款VG含量58%模拟真烟燃烧感,果味款直接飙到70%搞烟雾表演。
口味类型 | 薄荷醇含量 | 丙二醇占比 | 隐藏风险 |
---|---|---|---|
琥珀原味 | 0.3mg/g | 40% | 高温易产生丙烯醛 |
薄荷爆珠 | 1.2mg/g | 28% | 可能诱发牙龈萎缩 |
热带芒果 | 0.05mg/g | 32% | 香精过热释放苯系物 |
老烟枪最爱吐槽的点:所谓坚果味其实是焦糖色素+香兰素。检测机构拆过俄罗斯版松木味烟弹,发现连0.01%的天然提取物都没有,纯靠食品添加剂勾兑。倒是土耳其限量版的香料表里真有肉豆蔻提取物,不过每口成本贵了4毛钱。
- 尼古丁盐浓度猫腻:标称3%的实际波动范围±0.8%,相当于每口少吸了半根烟
- 冷凝液陷阱:葡萄味烟弹的甘油析出量比原味高22%,容易漏液腐蚀设备
- 代工厂差异:波兰产薄荷款添加了β-胡萝卜素调色,日版反而用更便宜的柠檬黄
去年ELFBAR草莓味超标事件曝出的行业黑幕,在Heets这里更夸张。同一款蓝莓味烟弹,欧盟版用薄荷脑替代薄荷醇省成本,中国走私版反而老老实实按标准来。有代购做过实验:拿俄版和日版同时加热到280℃,日版产生的醛类物质少了37%。
老烟民推荐榜
二十年烟龄的老炮儿投票结果:俄版琥珀原味干翻所有花哨口味。北京朝阳区五个电子烟店老板联合统计过,35岁以上客户70%只认这个味,说像极了软中华第三口的焦香。但年轻人觉得这是老头乐,宁可抽起来像牙膏的薄荷爆珠。
- 击喉感王者:哈版松木味,尼古丁盐浓度3.5%还敢标3%,老烟枪的隐藏福利
- 解瘾性价比王:日版淡原味,抽完能撑45分钟不带心慌,适合办公室老油条
- 社交神器:韩版蓝莓薄荷,吐出来的烟圈带点紫,酒局上装逼必备
上海静安区有个退休厂长给我算过账:抽俄版琥珀每月省800块,但得忍受塑料味前调。这老头现在把烟弹拆了自制烟油,掺点威士忌变成独家配方,在棋牌室卖分装小瓶,居然把烟钱赚回来了。
口味 | 适配场景 | 戒断难度 | 烧钱指数 |
---|---|---|---|
俄版琥珀 | 熬夜加班 | ★★★★☆ | ¥380/月 |
日版薄荷 | 饭后解腻 | ★★★☆☆ | ¥450/月 |
哈版松木 | 应酬装逼 | ★★★★★ | ¥520/月 |
广东那边流传着邪门玩法:把琥珀原味烟弹泡52度白酒三小时,能抽出雪茄感。有个东莞老板真这么折腾,结果尼古丁释放量暴增到5.2mg/口,差点把自己送进急诊室。现在老烟圈里流行一句话:”要想死得缓,就抽哈版松木款;想走捷径的,试试泡酒琥珀原味版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