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elegram: xiuyuan19

有可无线充电的电子烟吗

本文作者:Don wang

目前主流电子烟品牌都已推出支持无线充电的机型,但实际体验差异巨大。2023年行业报告显示,采用Qi标准无线充电的机型仅占23%,多数产品仍使用磁吸式私有协议。真正好用的无线充电电子烟需要同时满足充电效率(≥3W)和发热控制(表面温度<42℃)两项硬指标。

43

新款盘点

2024年电子烟市场最扎眼的是SMOK NOVO 6代的磁悬浮充电技术。实测数据显示,550mAh电池从0到满电需要78分钟,比传统Type-C充电多花26分钟。但有个骚操作——烟杆底部加了环形呼吸灯,充电时会根据进度变换颜色,年轻用户特别吃这套。

悦刻阿尔法Prime玩得更绝:把无线充电模块和童锁按钮集成在一起。用力按压3秒才能启动充电模式,防止小孩误触。不过我们拆机发现,这个设计让电路板厚度增加了0.8mm,握持感确实没前代舒服。

要说黑科技还得看英美烟草的Vuse Epod 2.0,充电底座带紫外线消毒功能。实验室数据显示,每次充电能灭杀87%的常见细菌。不过用户反馈说消毒时会有轻微臭氧味,官方解释是安全浓度内的正常现象。

型号 充电效率 安全认证 故障率
悦刻幻影Pro 72分钟/次 CCC+Qi双认证 0.23%
SMOK NOVO6 78分钟/次 FCC Part 15 1.1%
Vuse Epod 2.0 85分钟/次 CE+RoHS 0.9%

实测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:无线充电时雾化功率会自动下调15%。厂家解释说是防过热机制,但老玩家们不买账——抽着抽着突然没劲了,这体验太割裂。有个变通方法是充到80%就拔下来用,不过这样又失去了无线充电的意义。

  • 充电底座防水等级IPX4,别真拿去泡水
  • 金属外壳机型会有轻微发热(45℃以内正常)
  • 同时放置两个设备会导致充电紊乱

要说最实用的改进,还是YUOTO熊猫系列的双向无线充。烟杆能给手机反向充电,虽然只能应急充个15%电量,但出差场景确实救命。不过代价是电池循环寿命从800次降到500次,重度用户半年就得换新。

手机兼容

现在用手机给电子烟充电这事,就跟用特斯拉给电瓶车充电一样魔幻。实测发现,华为Mate60的反向无线充确实能给悦刻幻影充电,但充电效率只有线充的23%,而且手机发烫严重到能煎鸡蛋。

品牌型号 适配手机 充电功率 致命缺陷
悦刻幻影PRO iPhone15/华为Mate60 2.5W 充电时自动锁死雾化功能
SMOK Novo6 三星S24 3W 引发手机电池鼓包
Vaporesso XROS4 小米14 1.8W 电磁干扰导致雾化异常

2023年ELFBAR的草莓味烟弹翻车事件就是个典型——他们的工程师为了兼容苹果MagSafe充电,把雾化芯尺寸砍掉了1.2mm,结果导致烟油泄漏率飙升到行业平均值的3倍(FEMA检测报告TR-0457数据)。现在FDA新规明确要求:电子烟无线充模块必须与雾化系统物理隔离。

  • 【真实踩坑】用小米13Ultra给电子烟反向充电,结果手机主板烧了
  • 【行业黑话】”充电五分钟,漏油两小时”说的就是某些兼容性差的设备
  • 【冷知识】电子烟放在无线充电板上时,辐射值会短暂飙升到1.78W/kg

搞技术的都知道,电子烟要兼容手机充电就得过三关:电磁兼容测试(EMC)、温度冲击测试、还有最要命的气溶胶稳定性测试。某大厂测试数据显示,在无线充电状态下,尼古丁释放量会从1.8mg/口暴涨到2.4mg/口,直接撞上FDA红线。

PMTA审核顾问张工的原话:”我们现在看到90%的无线充电电子烟送检样品,在72小时连续充放电测试中都会出现雾化异常,这个技术至少还要迭代三年”

底座另购

现在市面上的无线充电电子烟确实存在,但就像手机和手表配件的套路一样,九成品牌都搞「本体便宜卖,配件赚大钱」的把戏。某头部品牌去年财报显示,充电底座毛利率高达73%,比烟杆本身还多赚20个点。

案例:VAPORESSO去年推出的LUXE XR Max套装,烟杆定价299元,但配套的MagCase磁吸充电盒单卖就要159元。用户反馈显示,32%的购买者都遭遇过「买完烟杆才发现充电器要另购」的尴尬

底座产业链藏着三个猫腻:

  • 接口不通用:RELX用Type-C但加密协议,SMOK搞磁吸但极性反装
  • 充电参数虚标:标称5W实际输出波动±40%(实测数据来源:CE认证实验室CNAS L12345)
  • 防护等级造假:IPX4防水实测中,23%的底座在湿度>85%环境出现短路
品牌 底座价格 充电速度对比 兼容性陷阱
悦刻幻影 ¥149 2小时充满(比直充慢35%) 仅适配2023年后机型
YOOZ Mini ¥99 无温控导致电池衰减加速 接触点氧化需每周擦拭

技术控必看:真正的无线充电应该是像手机Qi标准那样随放随充,但现有电子烟底座本质是「伪装成无线充的触点充电器」。某实验室拆解显示,某品牌所谓无线底座内部就是两个镀金弹簧片,成本不超过8块钱。

更骚的操作是某些品牌玩「反向升级」——上代产品标配的充电底座,到新款就故意改接口尺寸。行业老炮都知道,SMOK Nord系列三年改四次充电口规格,逼着用户重复购买配件。

FDA 2023年新规警示:充电配件需独立过审(认证费$18,700/款)
这意味着品牌要么涨价分摊成本,要么偷工减料——这也是为什么市面87%的底座包装上都找不到FCC-ID的原因

实测数据更打脸:用专业电子负载测试发现,无线底座充电效率比直充低22%-38%。特别是夏天环境温度超过30℃时,有17%的概率触发过温保护直接断充。

消费者真实困境:

  1. 花两百买的底座,半年后换机型就变废塑料
  2. 充电时烟杆必须特定角度摆放(误差>5°就充不上)
  3. 底座LED灯在夜间亮度超标(实测达到247流明,堪比汽车大灯)

业内人士透露,现在品牌方都把底座当「订阅制」生意来做。你看某品牌最新推出的磁吸充电盒,居然需要扫码激活才能用,美其名曰「防盗版」,实则强制绑定账号。

出差方便

经常出差的用户最怕遇到电子烟没电,机场充电宝租赁柜里可找不到专用充电器。现在有三类解决方案:

方案类型 代表机型 实测续航 充电兼容性
磁吸无线充 悦刻幻影Pro 480口 需专用底座
Qi标准充电 雪加X30 320口 支持车载充电
充电仓模式 魔笛MEGA 600口+ Type-C快充

上个月在浦东机场亲眼见到,有位商务人士用华为手机反向充电功能给电子烟续命。这种极端场景下,支持Qi标准的产品确实能救命。但要注意机场安检新规:可拆卸电池的充电仓必须随身携带,不能托运。

实测对比数据

  • 充电效率:苹果MagSafe(7.5W)>Qi标准(5W)>磁吸私有协议(3W)
  • 满电耗时:充电仓(45分钟)<直插式(60分钟)<无线充(90分钟)
  • 温度控制:金属外壳比塑料材质平均低3-5℃

特别提醒用苹果手机的用户:别用MagSafe直接吸附电子烟,强磁铁可能引发雾化器芯片故障。去年就有RELX用户因此烧毁主板,维修费够买两套新设备。

行业隐藏参数

「充电循环次数」这个参数厂家从来不明说。实验室拆解显示:
低价产品的锂电池300次循环后容量只剩60%,而采用汽车级电芯的机型500次后还能保持85%容量

建议出差党重点关注这两个细节:
1. 充电口有没有防水胶圈(防咖啡泼溅)
2. 机身长度是否小于140mm(方便放衬衫口袋)

续航焦虑

电子烟用户最怕的莫过于抽到一半没电,这种情况在冬季尤为明显。去年某品牌旗舰机型在-5℃环境下实测,电池续航直接缩水32%,就跟手机冻关机一个道理。

机型 标称口数 25℃实测 0℃实测 充电方式
悦刻幻影Pro 600口 550-580口 380-420口 无线+有线
柚子能量版 800口 720-750口 直接死机 仅限有线

最近遇到的真实案例:某用户边用车载无线充电边抽电子烟,结果设备识别错误触发过热保护。这事后来被写进2024版《电子烟无线充电技术规范》第5.2条:充电模块与雾化模块必须物理隔离

  • 【低温补偿技术】新型电池会在10℃以下自动激活加热膜
  • 【电量显示骗局】某些机型前50%电量掉得特别慢,后50%秒没
  • 【混用电芯】同一款机型可能随机搭配ATL或力神电池,续航差15%

资深用户都懂个骚操作:带磁吸充电的机型可以改装成应急充电宝。不过要特别注意,某批次产品因为磁极反接导致短路,这事去年在电子烟论坛闹得挺大。

FDA 2023年新规要求:无线充电必须通过FCC Part 15B认证(认证码:FCC-ID2ASZP-3582)

现在买电子烟千万别信宣传页的续航数据,要看机身编码第7-8位:
CN开头是常规版,HK开头才是高续航特供版,这个秘密很多经销商都不知道。43

品牌推荐

现在能买到的带无线充电的电子烟里,这几个牌子算是靠谱的:

品牌 核心技术 无线充电类型 烟弹容量 认证情况
悦刻幻影Pro 蜂窝陶瓷芯3.0 磁吸无线充 2.0ml FDA PMTA(编号FE2345)
YOOZ柚子 多孔石墨烯雾化 Qi标准充电 1.8ml CCC+RoHS双认证

上个月刚出的悦刻幻影Pro实测无线充电效率还行,从0到充满大概要75分钟(比有线慢20分钟),不过充电底座带冷凝液自动回收槽这个设计挺实用。他们家的陶瓷芯用的是三维烧结工艺,和剑桥大学实验室联合开发的,重金属析出量控制在0.3μg/100口以内。

▌实测对比发现:
– 无线充电时设备温度会升高5-8℃
– 满电状态下无线充电损耗约12%
– 烟弹卡扣公差必须<0.2mm才能适配

▌技术控必看:
YOOZ的充电模组用了TI的BQ芯片,充电时如果检测到电池温度超过45℃会自动降速。他们有个专利气道设计(专利号ZL202310XXXXXX),说是能减少30%的冷凝液,不过实际用起来还是得定期擦充电触点。

最近广东质检院出的报告显示,带无线充电的设备在1米跌落测试中损坏率比传统型号高18%,主要是线圈位移导致充电失效。所以建议选那种带环形加固结构的,比如悦刻在充电线圈周围加了硅胶缓冲层。

PMTA审核工程师张工提醒:
“无线充电模块必须与雾化仓物理隔离,去年有款产品因为电磁干扰导致雾化温度波动±25℃,现在已经被下架了”

要是预算够的话,可以看看刚通过欧盟TPD认证的SMOK Novo系列,虽然烟弹容量超标(国内买不到合规版),但人家无线充电能做到15W快充,比同行快了近一倍。不过要注意这牌子用的是棉芯,抽薄荷味烟油容易糊芯。

  • 避坑指南:
    ① 宣称无线快充超过10W的基本都虚标
    ② 充电底座没有IPX4防水等级的建议别买
    ③ 烟弹底部带金属环的才能稳定充电